水性防閃銹劑MH-58

一、產品簡述:
本品由多種有機防銹添加劑科學復配而成,弱堿性微黃至深咖啡色液體,具有良好的防銹性能。適用于常溫各種鋼鐵零部件工序間防銹處理,以及出口產品、高檔機械零件的防銹處理。本品質量穩定、常溫使用、操作方便,現已大量用于通用機械等行業零配件短期防銹處理。本產品亦可添加至潤滑油品、清洗劑、除銹劑、水性涂料中作為防銹組份,在酸性體系中亦能顯現出優良的效果和緩蝕能力。
二、使用方法:
1-2%作為添加劑使用
三、儲存方法:
密封置干燥陰涼處,保質期為三年。
四、儲運包裝:
25公斤或50公斤/桶。儲存時建議放在30℃以下陰涼室內,且通風環境良好。
五、產品實驗范例:
1、產品顏色為淡黃色,產品均勻透明,無肉眼可見雜質。產品經冷凍循環3次測試(低溫至-20℃.儲存2小時,室溫解凍后升溫至60℃.并維持2小時,之后冷卻至室溫,再次放入冷凍室降溫至-20℃。儲存2小時,此為一個循環)之后,產品仍能正常使用;測試過程中,對比測試樣品也加入防凍劑對冷凍測試進行輔助測試,稀釋后的產品仍可正常使用,只是相對而言未出現結冰現象。經過多倫對比測試,測試結果表明:防閃銹劑的來樣完全可滿足水性工業漆的水稀釋性及水溶性要求,可應用于水性工業漆體系。
2、防閃銹劑對鹽霧性能的影響:
在前期測試的基礎上,取防閃銹劑,分別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特制的檢測樣品中,以檢測防閃銹劑對防銹性能的影響。
檢測樣品基本情況:鐵紅底漆,PVC約42%,產品固含46%,氧化鐵含量約10%,水性樹脂含量45%,樹脂分別為醇酸體系、環氧體系、丙烯酸體系、環氧酯。根據測試要求,分別在體系里添加0.5%、1.0%、1.5%的防銹劑,與空白樣進行對比,以測試其對耐鹽霧性的影響。耐鹽霧性能測試結果:
經試驗測試,該防閃銹劑對產品的耐鹽霧性有所幫助:測試的體系涵蓋了常見的水性漆體系,應該說具有一定的效果,及阻隔,由此產生耐鹽霧性有所提高。送往四川大學進行電鏡觀測,以進一步驗證該防銹劑的結構及特性。
3、埋弧焊及鑄造件的效果測試:
在實際應用過程中,我們經常會遇到在焊接部位、鑄造件表面更容易出現閃銹的情況。本著解決實際應用的需要,本次測試進一步在埋弧焊部位及鑄造件表面進行測試研究,以確保形成完善的應用體系測試,為產品推廣奠定更廣泛的基礎。
在前期測試的基礎上,取稀釋后的防閃銹劑,按照1.0%的比例加入到配方體系中。配方體系基本情況如下:底面合一防銹底漆,PVC約31%,產品固含量48%,其中防銹粉含量約8%,本次測試采用不同Tg值的環氧改性丙烯酸乳液,顏基比約0.85,目的是為了測評防閃銹劑在丙烯酸乳液體系內的使用效果。
本次測試的乳液,分別取自四個廠家,為便于測試效果,暫不公開廠家名稱。乳液的Tg值分別是22C0、28C0、35C0及42C0,從測評結果看,隨著Tg值的增加,在實驗室的環境條件下,漆膜表干速度會逐步加快,成膜后的漆膜硬度也略有升高,附著力處于0~1級范圍,碳鋼板的焊接部位和鑄鐵件的表面均未出現可見銹蝕物,符合測試的預期效果。
為了強化測試效果,我們在恒溫恒濕箱里進行進一步的嚴格測試,條件分別設定在①溫度5℃,相對濕度45%,②環境溫度30℃,相對濕度70%,③環境溫度42℃,相對濕度90%,采用乳液體系,乳液的Tg值為35C0,測試時間72小時,以此來對防閃銹劑的性能進行更為嚴格的測試。
測試方式:將實驗樣品規范噴涂后,靜置2~5分鐘后,放入恒溫恒濕箱內。從實際測試效果看,在①②條件下,碳鋼板的焊接部位及鑄鐵件的表面均無銹蝕物,而在③的環境下,在待測件的表面有極輕微的淺黃銹蝕點出現,但并未能形成穿透性銹蝕點。這其中的原因,許多文獻資料已有對應的解釋說明,本實驗不再做說明。針對這種情況,我們實驗了采用1.0%待測試樣品+025%亞硝酸鹽的組合方式,成功解決了在③的環境下銹蝕問題。